《列子释义》出版前言
列子(约公元前450年–公元前375年),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。曾师从关尹子等,隐居郑国四十年,清静、自然、无为。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,是老庄之外的又一位道家贵虚学派的代表人物。所谓的贵虚,虚指自然,无形却生机无限,化生万物。贵虚就是道法自然的以自然为贵。自然是生命的初心、来源,也是最高级的生命智慧。自然无形有妙用,大动即是大静的动静一体,广大包容,化生万物无为无不为。大自然赋予了人的自然之心,天地生人,全授此妙机一点,造到圆成,自是与天地齐一。人心苟能返其本来自然之心,这点自然之光无时不可驱使。周身之真气,亦不待假外物以维持调护,自然与天地同用,常获安贞之吉。庄子《逍遥游》说列子 “御风而行,泠然善也。”讲的是他的心光归于自然,与自然为一。
《列子》八篇,按章节分为《天瑞》《黄帝》《周穆王》《仲尼》《汤问》《力命》《杨朱》《说符》八篇,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。第一章天瑞,讲天地的德行,第二章黄帝,讲人修心性,本性显露出来,才能与天合其德。《列子》以事演道,用寓言说法,通俗易懂,在趣味中见真,真是相见恨晚。
列子在唐宋时期,受到几位皇帝的青睐。唐玄宗,宋徽宗,因为精通《道德经》,出版过御著《道德经》的书籍,对老子的弟子也是推崇备至。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五年(公元737年)李隆基立玄学博士,指定《老子》《列子》《庄子》《文子》为必读之书,时号四玄。天宝四年(公元745年)追封列子为冲虚真人,《列子》一书为《冲虚真经》。到了宋代,宋真宗赵恒又加“至德”二字,书名又成了《冲虚至德真经》。徽宗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赵佶诏立《内经》《道德经》《列子》《庄子》博士。唐代的博士是掌管文献典籍、传授学问的官职。
作者:韩金英